普洱故事;红印的故事

本文属转载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海涵!所转载内容不代表本行意见。

    这次回云南,遇到一位六八届的老知青——李哈尼,他是从昆明下乡到耿马自治县孟定农场的三十三个人其中的一个。
    这年过半百的中年男子,个子不高却黑黑实实,少言寡语,在孟定镇的茶馆中,人们都称他“老李”。我是偶然坐到他的那围台里,我习惯自已泡一壶八八青饼。
    后来,我们都认识和熟识了,我就请颁我自已带来的茶。他见我常带着《普洱茶》一书,便要来看看。
    他独自一个人在看书,看山入迷坐山太阳快落山了,他才将书还给我,还说了句这书是好书,就是一点说得不清,我一听便追问下去,他望望天说:天色已晚,改天吧!
    第二天,天刚亮,我起了个早身,带了泡红印茶准备听故事用的,到了茶馆。原本,他早就座在那里了,我主动地上前打召呼,并在他的身边,找了张橙座了下来,泡了泡红印给他看,并介绍红印的故事……
    讲着讲着,他冷笑一声,嘴角轻轻地朝了一下,冒出了一句,这茶我做过。
    我惊奇地望他,许久也说不出一句话,而他却沉醉在回忆之中,说:七九大回城,我却无家可归,此时正是越中之战,我们几个下来的老知青越过边界,来到昔日的金三角。“老知青”结识了一位妙龄姑娘,她是这里驻军的一个师长的女儿,这个师是专门保卫这片种婴粟的土地和工厂。
    闲时,这里还加工茶叶,因为这里都是茶厂。名义上是茶厂,其实是婴粟的加工厂,但也生产紧压茶,茶叶是上游的中国、缅甸、老挝等地运下来的,经过压制后成紧压茶就卖给香港人,更多的是两者同运。
    而中国货较安全,所以许多紧压茶都打中茶牌的,却内飞中都是“八中茶”,或者是用统一商标“宝焰”牌,为什么香港、马拉等地有如此多紧压旧茶,特别是饼茶、砖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