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对“大红袍”的认识处在一个误区
本文属转载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海涵!所转载内容不代表本行意见。
众所周知,母树大红袍位于武夷山景区九龙窠内6株茶树,它们都是种子繁育长成的,是四个不同的品系:北斗1号,北斗2号,奇丹,大红袍。它们的叶型、发芽期等都不一样,而且采摘期也都互有差异,分2-3期采制后,再和在一起精制焙火,最后才称为“母树大红袍”。
这些就说明:1,母树大红袍本身就有多个品系。2,母树大红袍也是多个品种(品系)拼配而成。
大红袍母树
这些“母树大红袍”每年的采摘成品茶很少。赵大炎在1994年对母树大红袍采摘做了详细的记录:“……5月6日上午9:40采完……..(翌日) 8:30烘焙结束,得成茶8大两……”(见1994年《农业考古》之《大红袍探奇》)。
2006年6月4日,武夷山大红袍被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保护,停止采摘,并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中向全国人民宣布此消息。武夷山政府并在2006年5月12日下达文件:“……自2006年起,停止采摘“大红袍”母树茶叶……”这几株母树永远成为武夷山的一道景观。它的韵味,永远成为茶客们的一种想象!
(这个禁采令牌,现在被移走了。)
纯种大红袍指母树大红袍中的某一品系单独无性繁殖栽培后,单独采制加工而成的大红袍。所谓的无性繁殖技术,就是剪取茶树顶穗,直接扦插到别处,经过细心管理,培育成茶苗的技术。与有性繁殖(利用茶树种子繁殖)相比,无性繁殖具有繁殖速度快,母本性状保留完整的特点。事实证明,无性繁殖的大红袍茶树,基本性状与母本完全一致。此大红袍也不能称为二代、或三代大红袍,因为无性繁殖不存在代数。
纯种大红袍的毛茶
商品大红袍是指用两个以上品系的茶叶拼配在一起的大红袍(一般有4—5个品系的茶叶)。显然以单一大红袍茶树为原料制作的成品茶越来越不能满足需求。以陈德华为代表的研究人员研制出了一种以大红袍,水仙,肉桂等优良品种为基本原料的拼配茶。
在选料上要考虑有香气、水厚韵足、稳定性较强(对茶叶后期的品质起到稳定性作用,以保证产品一致性)的品种。做到“香幽、水厚、韵足、回味好”是大红袍拼配的整体原则。
为了保证大红袍商品茶的质量,武夷山有关部门及时采取措施,制订了包括大红袍在内的国家强制性岩茶质量标准,实行原产地地理标志认证制度,并为包括大红袍在内的传统岩茶制作工艺申请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1998年开始,以武夷山市茶叶科学研究所的名义向国家商标局申请具有原产地保护意义性质的证明商标——“武夷山大红袍”,于2002年获准注册并开始启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大红袍商品茶已成了武夷岩茶的品牌代表。
2002年之前的武夷岩茶包装
2002年之后,现在常见到的包装,“大红袍”字体显著,“武夷岩茶”则退居一侧。
大家了解了母树大红袍、纯种大红袍、商品大红袍的区别,就不难明白:
1.(从法律文件上看)母树大红袍暂时不再有。
2.纯种大红袍在市场上很少,并且价格不菲。
3.市场上常见的大红袍一般是商品大红袍,有拼配好坏之分。
4.印有“大红袍“包装的武夷岩茶,不一定是大红袍,可能是肉桂、水仙等品种。